由什么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关于家庭教育的建议)

家庭教育促进法由谁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家庭教育促进法由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子不教,父之过”,这一传统道德理念将上升为法律。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

从2021年1月家庭教育法草案提请审议,再到10月23日家庭教育促进法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共经历了三次审议。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同时,国家和社会将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为了发扬中华民族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要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要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积极参加社区、中小学校等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

由什么指导家庭教育工作

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2、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

完善家庭教育方法: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积极参加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

4、落实“双减”: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5、加大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扶持力度: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要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对本机构安排的寄养家庭、接受救助保护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6、社会多方面协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7、加强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管理: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要加强自律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8、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教师业务培训: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9、衔接未保法,杜绝家庭暴力:监护人应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家庭教育由谁进行负责实施什么

家庭教育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

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而按照现代观念,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广义上这样定义家庭教育,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之各种教育活动,其范围如下:(一)亲职教育(二)子职教育(三)两性教育(四)婚姻教育(五)伦理教育(六)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七)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其教育目标应是:在孩子进入社会接受集体教育之前保证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为接受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打好基础。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老师曾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确实,家庭教育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

由什么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01

各级政府均有指导家庭教育职责

国务院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修订并及时颁布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

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家庭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统筹协调社会资源,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02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负有家庭教育职责

未成年人的父母分居或者离异的,应当相互配合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任何一方不得拒绝或者怠于履行。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发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拒绝、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或者非法阻碍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的,应当予以批评教育、劝诫制止,必要时督促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03

完善家庭教育方法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要引导未成年人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其参与相关家庭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

要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积极参加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和实践活动。

04

落实“双减”,完善家校教育协同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05

加大困境儿童家庭教育扶持力度

设区的市、县、乡级人民政府,要对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建档立卡,提供生活帮扶、创业就业支持等关爱服务。

教育行政部门、妇女联合会,要为留守未成年人和困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提供服务。

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要对本机构安排的寄养家庭、接受救助保护的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06

社会多方面协同配合家庭教育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可以设立社区家长学校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医疗保健机构要对有关成年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开展科学养育知识和婴幼儿早期发展的宣传和指导。

婚姻登记机构和收养登记机构要通过现场咨询辅导、播放宣传教育片等形式,向办理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的当事人宣传家庭教育知识,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人民法院在审理离婚案件时,应当对有未成年子女的夫妻双方提供家庭教育指导。

07

加强家庭教育服务机构管理

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要加强自律管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不得组织或者变相组织营利性教育培训。

08

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教师业务培训

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工作计划,作为教师业务培训的内容,定期组织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

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为开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提供支持。

09

衔接未保法,杜绝家庭暴力

监护人应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公检法机关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监护人予以训诫,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国家立法建议9种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实施家庭教育,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发展状况,尊重未成年人参与相关家庭事务的权利,合理运用以下方式方法:

①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②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③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④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⑤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⑥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⑦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⑧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⑨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