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兰州正月十五中山桥有烟花秀吗
对于这个问题,据我所知,兰州市正月十五期间在中山桥一般不会举办烟花秀活动。首先,烟花秀需要一定的场地和安全保障措施,而中山桥并不是很适合。其次,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和安全,许多城市都在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活动。因此,对于市民和游客来说,可以选择其他方式庆祝节日,比如赏花、品茶、品尝美食等。总之,如果您想知道更多关于兰州市节日庆祝活动的信息,可以通过官方网站或相关活动通告获得答案。
二、黄河第一桥,兰州中山桥有什么来历
在中山桥没有建成之前,兰州黄河段依靠“镇远浮桥”过河。镇远浮桥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经多次移建,于洪武十七年在金城关固定。在黄河南北两岸设四根巨大铁柱,南北各二,高一丈八尺,系一百二十丈长的铁缆,在河面上固定24只大船,船上铺以木板,供南北客货来往。
1876年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曾计划在兰州黄河上造桥,以便解决收复新疆的军需运输。他曾与德国商人福克索询价,福克索开口要价63万两白银,相当于现在的一亿元人民币之多。时因清政府遭遇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只好作罢。但这一想法成为后来建设黄河铁桥的基础。
1900年,陕甘总督升允(满清贵族)到任,他与兰州道彭英甲一起在兰州实施新政,20多年前左宗棠未尽的建桥计划被重新提出。升允成为修建兰州黄河铁桥的发起人和总负责人。
4.德国公司承包,美国工程师设计
1906年10月,陕甘总督升允、兰州道彭英甲经过与德国泰来商行总经理卡佑斯洽商,决定与该商行签约,实施兰州黄河铁桥的修建工程。该工程由德国泰来商行承包,美国桥梁设计公司设计,德国公司招募工匠69人,在兰州当地雇佣工匠、铁匠、泥水匠和大量小工。
5.进口钢材水泥,总计用银30.66万两
由于当时中国还不具备如此规模的工程材料的制造能力,修建中山桥的钢材和水泥均从德国进口,总计用银30.66万两。这一造价被后来曾任民国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评价为“最节俭的工程”。
1907年5月,由德国购置的400万吨钢材经海路抵达天津,经京奉、京汉铁路运至郑州,之后全部使用人畜力量,先用马车运至黄河岸边,再由兰州车户历时9个月全部运抵兰州。其过程十分艰苦。
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黄河铁桥照片,是马达汉于1908年1月29日拍摄的,他当时以俄国军官身份来到兰州,游历中国北方,后来成为芬兰总统。
1909年7月26日,清宣统元年六月初十,长达233米的兰州黄河铁桥竣工。8月30日正式验收通车。陕甘总督升允为庆祝这一盛大典礼,大宴中外宾客,根据留存的宴会清单,总共用银180两9钱7分9厘。
兰州黄河铁桥的建成,取代了存在500多年的镇远浮桥。这是兰州第一座铁桥,也是5400多公里的黄河上的第一座铁桥,因此取名“第一桥”。这一工程成为清朝政府覆亡前最振奋人心的壮举。
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当时的甘肃省主席刘郁芬,手书“中山桥”匾额,悬挂于桥南,“第一桥”从此改名“中山桥”。
这一百年来,它经历了兰州所经历的一切,从政权更迭到烽火激战,从满目疮痍到欣欣向荣……
中山桥是一座钢铁桥,在那个年代建造起来很难。它的全部建桥材料都是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
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而施工负责人则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是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才建成今天的中山桥(黄河铁桥)。当时的造价更是高达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
桥的南端则则矗立着一座石碑,石碑上刻有天下黄河第一桥,这也是黄河铁桥合影的经典位置,到此一游的首选之地。
2年前,为了赶上末班车回青旅,没能在白塔山上看这个城市的夜景以及这么唯美的中山桥,这一次我希望弥补这个遗憾,中山桥还是夜色下最美。
太阳渐渐的西沉,我拼命的向山上跑,人也被累的不行,但最终还是站在了白塔山的最高处,黄河两岸尽收眼底,阵阵晚风拂面而过,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为了一睹兰州夜景,从黄昏等到铁桥和整个城市慢慢点亮,灰暗的天也被深蓝的夜所取代,夜色压抑了嘈杂,把兰州的色彩烘托的更加的静谧。
夜晚的兰州特别的美,金色的黄河铁桥纵卧在黄河之上,多彩的游轮在这样的夜里载着忙里偷闲的游客惬意而行,缓缓前行的车流划出美丽的光轨,古老的建筑披上炫彩的灯衣,与山、与水、与人都是和谐唯美的。
我喜欢城市的夜,也喜欢分享不一样的视觉给我的朋友,所以我在山上等夜色,然后一个人摸着黑下来了。
夜晚走在金色的黄河铁桥上,尽管是一个人,也觉得很浪漫,很有格调。在桥的两头挤满了摄影师,因为这是兰州最美的夜景。
三、兰州中山桥距离哪个火车站近
兰州西站近。兰州主要有三个火车站,分别为兰州站、兰州西站、兰州东站。
兰州西站作为兰州--中川机场--武威、兰州--临洮--天水、兰州--合作城际列车的主站。
中山桥离兰州西站4.5公里左右,可以乘坐137路、105路等公交车直达,大约半小时左右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