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号称西方最能打仗的皇帝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亚历山大东征是怎么的事件
1、到了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历史上著名的亚历山大东征,摧枯拉朽一般灭掉了波斯帝国,并直抵印度河,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东征,直接把希腊文明带到中国西部边陲邻近的中亚地区,为此后的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创造了条件。亚历山大死后,他所建立的帝国迅速瓦解。他的部将们彼此争战,各自为政,建立了几个独立的王国。其中,塞琉古王国(我国史书称为条支,其中心地区位于今伊拉克、叙利亚一带)成为联系中国、印度、希腊、罗马等文明的桥梁。亚历山大另一名部将托勒密,割据在埃及和周边地区,建立了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为岁马人所灭。埃及又归入罗马帝国的版图。
2、正是在托勒密王朝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埃及在古代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重要变化。以从事航海和贸易著称的希腊人和罗马人来到埃及以后,把这里变成古代地中海——红海——印度洋贸易的枢纽地区。为了使商船可以从地中海直接进入红海,托勒密二世(前285~前246)修复了尼罗河至红海的运河。到托勒密王朝后期,每年从曼德海峡驶出红海的埃及船只已达20艘。公元初年,当罗马人掌握了印度洋信风的秘密之后,更进一步打破南阿拉伯人对印度洋贸易的垄断,大大增强了古代东西方直接贸易的势头。每年从埃及驶往印度洋的商船总数更增长到120艘。在繁荣的东西方贸易的刺激下,由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2年建立的亚历山大城迅速发展成为地中海地区的商业、文化中心,成为古代的一座世界性的城市。著名的希腊地理学家斯特拉波记载这座遐迩闻名的城市时说:“它有优良的海港,所以是埃及的惟一海上贸易地,而它之所以也是埃及的惟一的陆上贸易地,则因为一切货物都方便地从河上运来,聚集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
3、埃及和亚历山大港的发展与繁荣,使它们作为西方地中海世界的代表,为古代中西交通与文化交流,在西方的一端准备了成熟的条件。
亚历山大为什么要进行东征
1、公元前334年到公元前324年,马其顿帝国的国王亚历山大对东方波斯等国家发起侵略性的战争。这一场战争一共持续了十年之久,最终,直到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去世了,才结束了这场具有掠夺性的东征。到了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成功地征服了希腊的各个城邦。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东征事件。
2、在那个时候,波斯帝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国王大流士三世以军事奴隶制来统治自己的国家,国家政府也非常腐败,政治格局十分动荡,并且综合实力越来越弱。在军事上,波斯帝国对小亚细亚半岛仅仅设置两万骑兵,2万希腊佣兵和400多艘舰艇来进行看守,但是这样的防守,规模非常小,防御能力十分低。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的军队越过赫勒斯滂海峡以后,在马尔马拉海南岸格拉尼库斯河时,受到了来自波斯国军队的攻击。波斯国的军队做好部署工作,尽力阻止马其顿国的军队过河。但是随后,亚历山大观察到了波斯国军队的规律,迅速地进行了战略上的调整,让军队假装进攻以诱导波斯军队移动,等到波斯国军队的军事布局出现了漏洞,就趁机带兵进攻,直接冲入了敌军中央,并且利用自己国家先进的武器——长矛来攻击波斯国的军队。波斯国的军队受到了很大打击,死伤无数,最终被击败。在这场战争之中,波斯国死伤千余人,其余大多数人都被马其顿国捕获,而且马其顿国仅仅死伤百余人,损失并不算大。这向东扩张的第一场战争,马其顿国获得了胜利,成功地占领了小亚细亚半岛。
3、在上一场战争取得胜利以后,亚历山大就正式开始了具有侵略性的东征,首先攻击的就是波斯帝国,然后逐渐向东进行扩张,先后发起伊苏斯之战、高加米拉战役、吉达斯普河战役,最终,亚历山大征服了东方的许多地方,建立起了亚历山大帝国。
4、亚历山大东征是一次具有侵略性的远征,对东方一部分国家的文明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亚历山大的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政治交流还有经济交流。两方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东西方之间风俗文化、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都有机地融汇在了一起,相互吸收,相互借鉴。这样一来,东西方文化得到了很大的交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5、但是,为什么当初,亚历山大选择东征而不是西征呢?在那个时候,东方各个国家的经济繁荣昌盛,比较发达,而且,东方的国家人口众多,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比马其顿国要好得多。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向东边远征和向西边远征比起来,更加容易。就拿波斯帝国来说,那个时候,正逢波斯国政治格局不稳定,国家的体系非常地脆弱,不堪一击,如果在这个时候去进攻波斯帝国,马其顿国胜算非常大,并且能够取得非常大的收益,这样的话,投入的精力少,但是获得的回报却非常大,哪位有雄心的统治者不想这样呢?但是在那个时候,西方不像东方那么富有,西方各个国家,经济不发达,人口也比较少,再有就是西方地形复杂,路况艰险,如果向西边扩张,需要翻山越岭,十分困难,并且会耗费大量兵力。如果西征,投入的精力和收获的回报不一定能够成正比。再加上亚历山大从小就受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导,而亚里士多德一直都对东方的世界和文明有着很大的好奇心,所以,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之下,亚历山大就也一直想到东方的世界去看看,并且壮大自己的帝国。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和好奇心,亚历山大就选择了向东边进攻。
6、亚历山大的东征,持续的时间很长,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宽泛,最后终于建立起了跨越亚、非、欧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在作战过程中,亚历山大悉心指导,总是能够选择出正确的作战方向,并且合理地运用战术,对步兵、骑兵、海军的指挥也非常合理。他的作战策略采用军事政策和政治手段并用的方式,成为历史上一种具有借鉴意义的方法。虽然在短期内,亚历山大的东征给东方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灾难,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各区域文化的交流,弥补了战争的损失,在历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7、首先,在政治方面,政治体系相互融合,将东方的君主专制制度和希腊的城邦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更加完善的政治体系,从而更好地统治帝国。除此之外,在运行制度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传统和商品贸易引进了东方,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促进了世界的进步。
8、在思想方面,亚历山大的东征使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一小片国土,他带着人们走出狭小国家,看向世界,希腊人从此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拓展了自己的胸怀,以更加不同的视野去看待世界,以更和平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9、在文化方面,亚历山大的东征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第一次大型的交流和碰撞,擦出了精妙绝伦的火花。同时,也使各种哲学知识、自然学科知识、天文学知识等等相结合,使希腊的人文自然科学产生了非常巨大的进步,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土几乎包含了那个时候人类的所有主要文明,比如波斯文明、犹太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等。东西方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也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10、从经济上来看,亚历山大的东征打通了东西方的经济市场,使亚非欧三大洲的经济市场一体化,以实现更好的经济贸易流通,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
11、总的来说,亚历山大的东征给世界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在历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1、影响: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是一场掠夺性战争。远征军连续作战10年,行程逾万里,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尼罗河,东至印度河的庞大帝国。东征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灾难,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希腊与亚非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2、时间: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24年。
3、公元前337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各城邦大会,成立泛希腊同盟,向波斯宣战。但腓力二世于次年夏天遇刺身亡,由其子亚历山大继承父业。
4、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大帝亲率联盟的远征军(共约3万步兵,5千骑兵,160艘舰船),渡过赫勒斯磅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开始进行以后持续10年的东征。
5、公元前334年5月,亚历山大大帝率军在马尔马拉海南岸格拉尼库斯河粉碎波斯军约3万人的阻击,消灭波斯骑兵千余人,俘虏2000余人,而自己仅亡百余人。
6、公元前333年10月,远征军在西里西亚东部伊苏斯击败大流士三世指挥的16万大军,歼灭波斯步、骑、近10万,俘虏大流士三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自己仅伤亡5000人,打通通往叙利亚、腓尼基的门户。大流士三世遣使求和,遭拒绝。
7、公元前330年夏,亚历山大大帝沿里海南岸东进,进入帕提亚(安息)后悉大流士三世被其属下巴克特里亚总督拜苏斯所杀。古波斯帝国灭亡。
8、公元前329年侵入巴克特里亚,追击拜苏斯至粟特,将其处死。但在粟特遭到斯皮泰门等人领导的起义军的强烈反抗。两年后起义军才被镇压下去。
9、公元前337年,次年4月在希达斯佩斯河(今杰赫勒姆河)畔消灭波鲁斯王国军步骑兵23000人,迫使国王投降。
10、亚历山大大帝被迫于公元前326年10月停止东征,公元前324年春抵达巴比伦,东征结束。
关于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号称西方最能打仗的皇帝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