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陈巴尔虎旗(陈巴尔虎旗有几个苏木)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内蒙古陈巴尔虎旗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陈巴尔虎旗有几个苏木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内蒙古再现“狼来了”,狼又出没意味着什么

狼这个物种有时候真的是很可怕,用残忍来形容并不为过。记得小时候家里有20多只羊,晚上在羊圈里圈着,门还锁着,但几只狼还是从出羊粪的口子里进去了,等到第二天早上发现,无一幸免!全部都咬死了,可见其残暴程度。那个时候狼是很多的,大多数农村区域都有,而牲畜也是会经常性受到伤害。但是从80年代末狼就开始少了,后来更是难见其踪迹。

现在狼群再度出现,那只能是证明生存环境改善了,狼群需要的生态得到了恢复,这应该算是好事儿,任何物种存在即有道理。大自然赋予的生态平衡是很科学的,生物链断裂并非好事儿。况且狼再怎么样残暴,毕竟活动的范围有限,以当下的条件,完全可以能够防范伤害。

个人觉得这是好的现象,某种程度上也印证我们生活的生态环境在变好。“狼来了”并不可怕!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下辖几个区县

呼伦贝尔下辖五个市分别是扎兰屯,额尔古纳,根河市,牙克石市,满洲里市。有六个旗县分别是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巴尔虎左旗(阿木古郎),陈巴尔虎旗简称陈旗(巴彦库仁),鄂温克自治旗简称鄂旗(巴彦托海'阿荣旗(那吉屯)。莫力达瓦达Wu尔自治旗(尼尔基)。

内蒙古为何有些称县有些称旗

我来回答内蒙古为何有些称县有些称旗这个问题,我在内蒙古工作十五年,还是比较了解的

关于内蒙古各个旗县名字的来源,知道不少

这旗啊和县有什么关系?这就需要讲一讲内蒙古特殊的行政区划了。

"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级别相当于县,是蒙古民族历史延续的一级行政区域称谓.

内蒙古的旗,其实就是县级单位,和其他省的县(县级市)平级。内蒙古的三级行政区划分别是:省级(自治区)、地级市(盟)、县(县级市、旗)。

内蒙古各旗名称的标准简称

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土左旗)

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土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达茂旗)

赤峰市:喀喇沁旗(喀旗),巴林左旗(巴左旗),敖汉旗(同)

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左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左后旗),库伦旗(同)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旗),乌审旗(同),伊金霍洛旗(伊旗)

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陈旗),阿荣旗(阿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左旗)

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杭后旗),乌拉特中旗(中旗),乌拉特前旗(前旗)

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同),察哈尔右翼前旗(察右前旗),察哈尔右翼中旗(察右中旗)

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同),西乌珠穆沁旗(西乌旗),东乌珠穆沁旗(东乌旗)

兴安盟:扎赉特旗(同),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右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右中旗)

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阿左旗),阿拉善右旗(阿右旗),额济纳旗(额旗)

在内蒙古自治区,有四个县的名字都是七个字,其中有五个字都相同,从北向南有序排列。

这四个县分别是科尔沁右翼前旗、科尔沁右翼中旗、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

资料:

清朝以来,人们把漠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先后归附它的察哈尔、科尔沁、土默特、鄂尔多斯等24部蒙古族,称为内蒙古,把漠北(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向它朝贡的车臣汗、上谢图汗、札萨克图汗3部蒙古族,称为外蒙古。从此,“内蒙古”这个叫法就出现了。久而久之,“内蒙古”就变成了地区的称谓,专指漠南蒙古族居住的这片土地。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统治,把内蒙古、外蒙古都分成若干单位,这种单位就叫旗。

这得从女真族说起。

女真族在氏族制时期,只要出猎,不管有多少人,都要按氏族而行,每10人为一单位,各出一支箭,以一人为头目。这种组织满语称“牛录”。

从努尔哈赤开始,建立了奴隶制国家,把这种世代相传的狩猎组织,改编为统辖300人的最基本的行政单位和军事单位。后来,他又在牛录的基础上设立了满语叫“固山”的更大的单位。

1601年,他正式设立了4个固山,作为牛录之上的常设机构。

1615年,他又设立成8个固山。古牛录编为1甲喇,5甲喇为1固山。8个固山约有6万人。8个固山各有不同的旗帜颜色,即正黄、正红、正蓝、正白、镶黄、镶红、镶蓝、镶白8种。

因为有旗帜,所以汉语把固山译为“旗”。我们常说的“满州八旗兵”,即源于此,后来清朝在征服了北元(或称蒙古、鞑靼)后,为控制蒙古各部,设立蒙古八旗。每旗旗长称为扎萨克,漠南蒙古共有49个扎萨克(或称札萨克),为区别漠北蒙古(外蒙古),漠南蒙古也称内扎萨克蒙古,就是内蒙古的前身。

“旗”好理解了,在深入一下,那盟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朝要求漠南各扎萨克每隔3年要进行一次会盟,检查各旗的民政军事,清朝要派大员监督。内扎萨克蒙古面积太大,所有旗都在一起会盟不现实,那就分片。内扎萨克蒙古共分为6个会盟处,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内蒙古赤峰市,以前就叫昭乌达盟。伊克昭盟,就是现在著名的鄂尔多斯,还有卓索图盟、哲里木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后来又增加了几个盟。

到了新时代,盟旗制度早不复存在,但盟和旗的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科尔沁右翼前旗和科尔沁右翼中旗,隶属于兴安盟。兴安盟以大兴安岭而得名。科尔沁右翼前旗在科尔沁右翼中旗的北边,因字实在太多,一般简称为科右前旗、科右中旗。

科右前旗面积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北京和天津的总和,人口很少,34万。

科右中旗面积1.4万平方公里,人口更少,25万。但科右中旗是整个兴安盟最具畜牧业特色的旗,有一眼望不到头的牧场,漫山遍野的大绵羊。

科尔沁右旗有两个旗,左翼也有两个旗,就是科尔沁左翼中旗(科左中旗)、科尔沁左翼后旗(科左后旗)。这两个旗都隶属于通辽市,就是以前的哲里木盟。科左中旗位于通辽市区的北边,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人口53万。科左中旗有一项纪录,就是旗内人口中,蒙古族所占比例是最高的,达到73%。科左后旗正好在通辽市区的南边,和辽宁省接壤。科左后旗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40万。

如果是刚接触这几个旗名的朋友,可能要晕一会,不太容易记清。但只要记住规律就不会记错了,从南到北,分别是科右前、科右中、科左中、科左后。

为啥这四个旗叫科尔沁呢?

科尔沁是内蒙古东北的大草原,北边是呼伦贝尔草原,西边是锡林郭勒草原。科尔沁在蒙古语中是弓箭手的意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成立一支弓弩手队伍,由弟弟哈布图哈萨尔指挥,保卫大汗。哈布图哈萨尔率领的这支“科尔沁”后来就成为蒙古部落的名字。

蒙古科尔沁部有两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一个就是自称我孝庄的大玉儿,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就来自科尔沁部。另一个就是咸丰、同治年间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有名的僧格林沁,他和大玉儿一样,都是来自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僧格林沁因功被清廷封为科尔沁郡王,而他就来自哲里木盟(通辽)的科左后旗,后在与捻军作战中被杀。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